The Shanwshank Redemption |月黑高飛
關於電影的一些事。
電影是1994年由法蘭·達拉本特 - Frank Darabont 所執導,改編自史提芬·京- Stephen King 的小說《麗塔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》而誕生的故事。內容圍繞主角安迪 (Andy)因殺妻及其情婦而被控入獄,卻是冤獄的監獄故事。接着,再藉由第二主角瑞德 (Red)的視點說出安迪的人設與故事的關係。透過電影主角與其他演員的交流和情節,來帶出故事的三個核心元素,分別是體制、希望和自由意志。
每個支節也能延伸起不同的引喻。如冤獄的分支中,看見現實的醜惡和虛偽,但希望和自由意志卻能帶領人們逃離險惡的虛像,甚至解贖人心靈上的痛苦,讓它帶你遠走高飛。電影裏頭的監獄可比喻為社會的縮影,說出不論於內於外,規條和體制都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磨滅人的意志和稜角,慢慢地養成社會所渴望的形態而動彈不起。最終,屈服於其中。可是,有否試想過也許自由意志和抱有希望下的選擇,能抗衡一切呢?且,何謂自由呢?如下以故事的三個核心方向來作說明。
壹
何謂體制?
電影中,以「體制化」的專有名詞來說明監獄的樣貌。以此引用其情節作解說。【瑞德因一些事對獄友們說:「監獄的高牆很有趣,剛入獄時你痛恨它;漸漸地,你習慣生活在其中;最終,你會發現不能沒有它,這就是體制化。」】好比喻社會所定下的規則和條列等。剛實行時,會不接受不情願;但時間過去,你也許已忘記它是否存在或其價值,且已習慣和接受它,進而變成日常的面貌。年歲過晚後,你連反抗也頓時驟覺很花氣力,逐步便成為體制下其中的依靠者。無奈地,這就是現實。當習慣成日常後,連擺脫也變得毫無動力。
貳
希望是什麼?
電影中經常也會出現的一句對白。是這樣的:「要麼忙碌地活着,要麼忙碌地死去。」| (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. )。藉着活着和死去的對比,引伸出抱有希望和失去希望的差異。當我們人生失去希望時,就連活着的意義也驟覺失去,不知所措,無所適從,並墜入其深谷中。此時,我們也許都會提問自己一句:究竟人生其活着的意義是什麼?是否安於現狀,服從規則地過活就好了呢?這是每人的選擇,並因其選擇而尋找出相對的答案。現實總是殘酷,我們大可選擇漠視它,假裝至有天習慣了這樣的追求;同時,我們能選擇直視它,用其心態來觀看四周,並坐言起行地行動,來影響自己甚至旁人的看法和行為,來抵抗它。一切並無絕對,只是從選擇和行動中起變化。
叄
什麼是自由意志?
現階段於我而言,是不受規條和外界的影響。打從內心的觸動而觸發我們有意識地做出選擇和行動。
希望與自由意志的關連
兩者的連繫,促使我們能勇敢地活出自己所期盼的樣貌和生活,並抵抗外來一切的侵蝕和習慣,從而破繭而出地一直堅守自身的信念來生活。故事中的一番話:「在世界上,有些東西是完完全全屬於你,囚籠關不住它,別人也奪不走。」社會的規條總讓我們習慣並安逸於此,但抱着這關係的連結也許能提醒我們保有其內在的善良和孩子心,讓那稜角帶領你面對前方的未知,莫讓金錢和權力成為你的主導者。唯有存有希望,才能使我們一點一滴地改變。每人也是整遍宇宙的一顆小點子,千萬不要小看這顆點,因點與點的結合造成了線,線與線的連接,形成了更廣闊的面。願我們仍抱有信念和希望,一點一點地相交,創造出我們所期盼的世界。


